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化学题型---溶解度曲线

发布时间:2023-08-13 17:53:05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当以读书通世事

01


(资料图)

甲、乙、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
A. 甲和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

B.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,可以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

C. t2℃时,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,所得溶液质量为75g

D. 甲、乙、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,温度由t2℃降到t1℃,都有晶体析出

02

甲、乙、丙三种固体物质(均不含结晶水)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
A.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

B.溶解度大小关系:甲>乙>丙

C.等质量甲、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℃降到t1℃时,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

D.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℃降到t1℃,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:乙>甲>丙

03

如图是a、b、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,下列分析正确的是()

A.t1℃时a、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

B.t2℃时,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

C.t3℃时,分别将a、b、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,a析出固体的质量最大

D.a、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℃降到t2℃时,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

解析

01

答案:B

分析:

A、溶解度大小与温度有关,比较溶解度要指定温度

B、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,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。降温甲物质会析出较多晶体,而乙物质会留在滤液中,所以降温结晶能达到提纯甲物质的目的。

C、t2℃时,甲的溶解度是25g,即在该温度下,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物质,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.5g甲物质,故所得溶液质量为62.5g

D、甲、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,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,故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,由t2℃降到t1℃时,甲和乙有晶体析出,丙不析出晶体

02

答案:D

分析:

A、溶解性是指温度为20℃时,物质溶解度<0.01g为难溶,0.01g-1g为微溶,1g-10g为可溶,>10g为易溶,选项中没指明温度

B、溶解度大小与温度有关,比较溶解度大小需要指明温度

C、忽略了甲、乙的饱和溶液,不能比较析出晶体多少

D、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=[溶解度/(溶解度+100g)]×100%

比较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;甲、乙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,降温后溶液依然饱和,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,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,质量分数不变。所以甲、乙溶质质量分数对应t1℃的溶解度,丙溶质质量分数对应t2℃溶解度,所以大小顺序为乙>甲>丙

03

答案:C

分析:

A、忽略了饱和溶液,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

B、t2℃时,物质a的溶解度为25g,意义为t2℃时,100g溶剂,达到饱和状态能溶解25g物质a,选项混淆了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。

C、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会有晶体析出,根据溶液的均一性,把蒸发的水和析出的固体配成溶液,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。此题可以转化为等质量的水,达到饱和状态,哪种物质溶解溶质质量大,所以比较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即可。A物质溶解度最大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最大

D、忽略了溶液质量,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(夸张一点,1t物质b的饱和溶液,和1g物质a的饱和溶液,肯定是b物质析出的晶体多)

易错提醒

忽略温度比较溶解度

忽略饱和溶液,谈溶解度,或根据溶解度比较溶质质量分数,比较析出晶体质量

比较质量时,忽略质量限制

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,混淆溶液和溶剂质量

根据溶质和溶剂量计算溶液质量时,不考虑溶质是否都能溶解

考点速记

固体溶解度:

一定温度下,100g溶剂里,达到饱和状态,所溶解溶质的质量。

溶质的质量分数=(溶质质量/溶液质量)×100%

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=[溶解度/(溶解度+100g)]×100%

所以比较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直接比较溶解度大小

点个关注吧~~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