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「要照顾别人的感受。」 女生们一定对这句话不陌生。作为女性,我们总是被教导要求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。
这种观念被不断地强化,于是我们很早就学会了把「让别人感到愉快、照顾别人的感受」当作自己的职责。如果没做到,好像这就是我们的错,要为此感到内疚。 假如女生要分享一个自认为会引起不快、失望的事实真相时,她就会产生焦虑、内疚,甚至恐惧。所以如果绝非必要,我们通常不会分享出来。但有时候,我们又不得不说一些别人不想听的话。 于是为了处理这种矛盾,我们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策略, 最常见的是道歉: 为我们的「真实」道歉。 仅仅只是让别人感觉到了一丝不适,我们却要用各种方式道歉、自我责备,感到内疚——因为我们没有提供一个大家更乐于接受的事实,和一个更讨喜的自己。 我们还会为自己辩解、解释: 让别人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是正当合理的,不应该因为讲出不愉快的真相而不被人喜欢,应该允许我们拥有这份「真实」。 如果这些策略还是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,我们就开始收回真实的自我,选择妥协,呈现一个更讨人喜欢的自我版本,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那部分「真实」,替换为别人感觉更好的体验,维持表面的和谐,也维护自己被他人喜欢的程度。01
有时候,你只需说一个「不」就够了 在学习如何更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时,许多女性都会纠结所使用的语言。 我经常听到女生问: ◍「当别人问我为什么不能或不想做这件事时,我该怎么说?」 ◍「当别人不同意我的真实想法时,我该如何解释?」 ◍「我该说些什么,既不令人讨厌,又不必委屈自己,放弃自己的需要?」 ... 很少有人向女性传达过这样的观点: 「不。」本身是一句完整的话。 我们可能觉得说完「不」之后还得说点其它的话,解释、道歉或者甜言蜜语,但其实根本不用。「不」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词、一个完整的句子。 虽然一个不加修饰的「不」字是最直接的表述,但有时只说这一个字可能感觉也不太好。所以你也可以这样说: ◍「那不适合我。」 ◍「我实际不想要那个。」 ◍「那个让我觉得不舒服」。 ... 这些是我们在分享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使用的一些用语。还可以加上「现在」,减轻事实带来的冲击,比如「这对现在的我不起作用」。 尝试这些表达。核心技巧是: 保持话语的简洁,不用说太多,坚守本真的你。 图片来源: Unsplash 无论别人对你的「真实」作何反应,你可以练习不去为此承担责任。即使你内心仍然会有责备、觉得内疚和很不舒服,也可以什么都不说,不对这种内疚做出反应。呆在原地,沉默,不急着道歉或急于做点什么以让自己感觉好点儿。你可以在脑海里重复一些话,帮助自己化解道歉或解释什么的冲动,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支持: ◍「我不对别人的感受负责。」 ◍「这不是我的错。」 ◍「Ta 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」 ◍「这不是我的事情。」 ◍「什么也别说。」 ... 这些口头禅可能会有所帮助。尽可能让你的大脑忙碌起来,这样就不会以旧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。 我们的文化也会经常传达「你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」这样的观念,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「真实」而遭受指责,被认为造成了别人的不愉快。当有人试图以这种方式拉你下水,坚称你要为 Ta 们的感受负责时,你可以选择不主动上钩,不卷入其中。你可以保持安静,需要的话,在脑海里默默地重复「咒语」,或者大声说出来: ◍「这不适合我。」 ◍「这让我觉得不舒服。」 ◍ 或者只是简单地说一个「不」——但后面无需跟着道歉。02
你无需为他人的感受负责 不过,现实中的我们难免会关心别人的感受,不想让别人难过、失望。 尤其当别人对我们的话做出回应的时候,很难做到完全不考虑对方。 这与我们听到的那些教诲无关,毕竟,没人是一座孤岛,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,自然会关切他人。 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在不否定、扭曲真实自我的情况下仍然保留对他人的同理心,并修正 ta 们的感受。你可以这样说:「我很抱歉这让你心烦或失望了」、「我希望这对你来说不难理解」或其它一些关注对方感受的句子。 但我们无需为此承担责任,让自己感到内疚,或者只想着让别人感觉好起来。 关键在于,有意识地、深思熟虑地表达自己——不要陷入那些相互纠缠的旧有关系模式中,这些模式只会阻碍你,让你和真实的自我与力量脱节。 当你所渴求的并不是别人想要的,你不该为此受到指责。学会表达你的「真实」,但不用为此道歉或解释过多,从而扭曲、抛弃自己的本真,这是你可以学习的最伟大的技能之一。 当你分享了一个事实,引发了别人的不安,但你只是保持沉默,不去解决所引起的不快,你会发现:这部分沉默会自动从恐惧和尴尬,转变为兴奋和充满力量的感觉。你来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,最重要的是: 你坚守住了自己的「本真」,你做了真实的自己。 本文系编译,原文链接: https://www.p sychologytoday.com/intl/blog/inviting-a-monkey-to-tea/202305/stop-apologizing-for-your-truth 作者: Nancy Colier 编译:鸟人不会飞 责编:Rye Jok er 首图来源:Unsplash 在一段好的咨询关系中,可以不断找到关于自我、关于世界的答案。 如果你渴望对当下的困惑进行探索,渴望一段好的咨询关系,可以尝试在简单心理 上 预约咨询。 点击下图查看挑选咨询师 如果不知该如何挑选合适的咨询师,或者不确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做心理咨询,自己的困扰该寻求怎样的心理援助...... 可以尝试简单心理 299 元的 「首次咨询」(心理评估)服务。 50 分钟咨询师 1v1 深度访谈+3 份测评量表,快速梳理定位议题; ✍ 一份评估报告&定制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包,高效缓解当前困扰; 一次全方位的心理状态评估,不用担心因费用过高而无法承担。 数据显示,经过「首次咨询」进入的心理咨询,咨访匹配度有效提升 5 倍。 299 元开启 「首次咨询」 ▽点击了解首次咨询